未經許可,嚴禁擅自打開模塊外殼。否則,由此造成的設備損壞以及人身傷害中凌公司概不負責。同時,由此造成的技術秘密的泄漏,廣深公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模塊采用風冷散熱方式。安裝于模塊前部的風機從模塊前方抽風吹向模塊后方。因此在設計電力電源系統時,需要進行模塊的散熱風道設計。即在安排模塊位置時,應該保證模塊前后散熱風道的暢通,模塊前端必須保留15~20cm 進風口。模塊后方盡量少安裝溫度敏感部件,設計時應避免將直流采樣盒、霍爾傳感器、配電監控盒等部件安置在模塊風道附近。
注意
設計機柜時,嚴禁在模塊前加柜門阻礙空氣流動!
模塊內部串接隔離二極管,具備熱拔插功能。
對正在工作中的模塊進行插拔時,必須有嚴格的時間間隔。原則是拔離的模塊的輸出電壓完全下降到 0V 后才能再次插上,否則在重復插拔的過程中, 將導致模塊損壞。
注意
同一充電模塊在系統帶電的情況下,相鄰兩次插拔時間間隔必須大于1 分鐘!
為了方便充電模塊的單個維護,模塊交流輸入進線處應分別設置單獨的空氣開關。模塊不應直接連接到系統交流母線上,推薦空開額定容量為 10A。
電纜長度根據實際的設計柜體來選擇。電纜一般選擇四芯屏蔽電纜,也可以選擇非屏蔽電纜。電纜的兩頭直接和信號轉接板的 J3、J4 相連。
注意
在選擇多芯電纜時,對于多余的電纜請不要作任何連接,否則可能導致通訊質量的下降,造成通訊中斷的故障。
模塊信號轉接板如圖 1 所示。
圖 1 模塊信號轉接板
每一個充電模塊都配備一套模塊信號轉接板組件,包含表 1 所示物品。
表 1 模塊信號轉接板組件
各轉接板組件應先組裝好之后再裝配到系統上。組裝步驟如下:
1)焊接大號插針電纜
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適當長度的電纜,電纜規格如表 2 所示。
表 2 信號轉接板電纜規格
將電纜焊接到插針中,如圖 2 所示。
圖 2 電纜焊接示意圖
2)分別將焊接好的電纜的插針插入一體化插座。
注意
插座第 4 腳應連接系統保護地 PE(系統外殼),按照標準采用黃綠色導線。
ZLD22010TA 充電模塊安裝尺寸見圖 3 。
圖 3 充電模塊安裝尺寸
因模塊在系統上是靠檔銷防止模塊滑脫,沒有與系統緊固連接。在系統運輸時,模塊必須取下,單獨包裝發運。嚴禁模塊安裝于系統上運輸,否則將造成系統和模塊損壞。
ZLD22010TA 充電模塊在灰塵較大的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后,防塵柵內會堆積大量灰塵。灰塵太多會影響模塊散熱,應及時清洗防塵柵。清洗方法如下:
1)取下模塊前面板。
2)從面板上取下風扇,用毛刷清理風扇和防塵柵,按原方向裝入風扇即可。
3)將前面板裝到模塊上,復原。
模塊風扇不需要做特別維護,損壞后,及時更換即可。更換方法如下:
1)取下模塊前面板。
2)取出風扇,拔下 3 芯電源插頭。
3)更換風扇,注意風扇安裝方向。將 3 芯電源插頭插回線路板。
4)將前面板裝到模塊上,復原。
均流指的是連接到同一母線上的模塊輸出相同電流以均分負載。模塊出廠前已經經過嚴格的均流調試,在模塊工作于自動控制方式下,任何模塊設置為相同輸出電壓時,不需要作任何均流調整,模塊也不提供外部調整的器件。
系統存在控制模塊(采用 34、35 接線方案)時,控制模塊和合閘模塊之間只能連接通信電纜,不能連接均流電纜。任何情況下,充電模塊和監控模塊之間只連接通信電纜。
如果發現模塊之間嚴重不均流,采用下述的排除方法,將造成不均流的模塊更換。確認模塊是否均流損壞的方法如下:
首先,逐個模塊檢查均流母線是否連接好,均流線是否連接正確,充電模塊是否在自動工作狀態下。如果都正常,按以下步驟查找故障模塊。
1.徹底斷開模塊的均流電纜和通訊電纜,單獨開啟一個充電模塊;
2.待充電模塊開啟以后,給充電模塊加額定負載 1/3~2/3 的額定電流;
3.用萬用表的直流電壓檔測量充電模塊的正負均流母線的之間的電壓,正常情況下應為 0.6~1.2V 左右;
4.逐個檢查每個充電模塊在負載情況下的均流母線電壓,有電壓為正常, 如果負載狀態下測量無此電壓,則充電模塊的均流電路已經損壞。
注意
當模塊連接到不同母線上(如系統采用 34、35 接線方式)時,嚴禁在控制模塊和合閘模塊之間連接均流線!同時,嚴禁將均流線連接到監控模塊上!
模塊在手動工作方式下,輸出電壓由面板上的手動調壓按鈕調節。按一下左邊按鈕輸出電壓降低 1V,按一下右邊按鈕輸出電壓升高 0.5V。在自動方式下,模塊電壓由監控模塊指令控制。
模塊常見故障表現有:電源指示燈(綠色)滅、保護指示燈(黃色)亮、故障指示燈(紅色)亮,同時數碼管閃爍,指示故障代碼(電流顯示)。各指示燈狀態所指示常見故障及處理措施見表 3 。
表 3 常見故障及處理措施
更多ZLD22010TA 充電模塊詳細參數,請查看http://www.shanghaidihong.com/news_cpdt/20220117/1455.html